1974年,河北出现直径15米气球,周总理下令:不惜一切代价打下它

发布日期:2024-11-04 16:03    点击次数:176

周总理在大多数人印象中都是温文尔雅的,但在1974年5月,他却罕见地发了脾气,

指着河北上空飘浮的巨大热气球,下令不惜一切打掉它。

热气球前世今生

世界上最古老的热气球就是我们国家的孔明灯,距今已经有1000年的历史了,借助于热空气将灯笼升至天空,

可以作为军事联络,也可以作为庆祝工具

如今在很多地方也有过节时候放孔明灯的习俗。

载人热气球是1783年由一对法国兄弟发明的,

热气球也成为了空中侦查的一种军事设施,

1789年,法国成立了一支热气球部队,专门从空中来侦查敌情,获取信息,

此后热气球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战场上。

在天气晴朗的时候,士兵坐在热气球上进入天空,可以从高处俯瞰,获取数公里外敌人的布局人数,从而获得先机。

热气球还可以执行运输任务,法兰西被普鲁士大军包围之后,巴黎贵族就通过60多只热气球成功逃生。

飞机发明之后,在军事领域也得到了广泛运用,1910年6月9日,两位法国军官乘坐飞机,拍摄了大量的敌军照片,完成了侦查任务,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利用侦察机获取敌情,美国在这方面做的也十分出众。

新中国成立之后,美国为了获取情报,还经常在我国南海领域出现。

他们当时派出的是U2侦察机,这款侦察机可以在2万米的高空飞行8小时,航程可达5700公里。

面对美国的挑衅,中国也不愿容忍,

先后击落了5架美军的侦察机

,让美国人十分心疼,毕竟每一架侦察机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,

为了继续搜集情报又希望能够减少损失,于是美国人就想到了热气球。

二战时期,日本就用过这个办法,他们在当时释放了

上万个热气球

,每个气球上还绑上了15公斤的炸药,希望这些气球可以借助季风飘到美国,对美国造成伤害。

但是两国之间距离遥远,最终只有

1000个气球到达了美国本土,造成伤亡人数只有6人,

投入产出相差太大,此后日本也没有再使用这一办法。

美国受到启发,没过多久就发明了很多的热气球,这些热气球可以飞到4万米的高空,在热气球上还装有高空摄像装置,清楚的拍到地面的情况。

搜集敌情

美国就在西海岸放了一批气球,这批气球被风吹着,摇摇摆摆向西飘去,后来抵达了莫斯科。

当时苏联的雷达系统发现了这个高空中的飞行物,

曾发射了两枚导弹

,但因为距离太高,没能成功将其击落,之后,

苏联又派出了两架飞机希望能将其拦截,

但因为高度不够,依然没能成功。

就这样这颗热气球成功拍摄了大量军事设施照片,让苏联无计可施,虽然后来苏联提出了抗议,但美国拒不承认,苏联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。

最大的对手苏联都对这个热气球无可奈何,美国认为此举十分有必要,此后又研发制造了更多的高空侦察气球。

当时有一颗热气球就到了中国,他们考虑到当时中国的军事也不是很发达,更没有完整的空军队伍,

投放的这颗气球高度大概在1.5万到2万米之间,也便于拍摄更清晰的照片。

1974年5月份,这个直径15米的热气球就出现在了河北的上空,大多数老百姓对此毫无概念,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,还站在气球下面看热闹。

周总理得知消息,深知这个热气球带来的危害,于是召开紧急会议,亲自下令:

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摧毁美国的侦察气球,绝不能让它飞出中国。

将其击落

1974年5月15日,4架战斗机飞到空中找到了这颗热气球,但却没能将其打下来,因为击落气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。

战斗机飞行速度比较快,热气球的飞行速度比较慢,

想要击落这颗热气球两者之间的距离必须足够近,但是太近的话,很可能刚刚发射完子弹,下一秒钟战斗机就撞上热气球,导致机毁人亡。

4位飞行员也明白这一点,有两位飞行员先行做了尝试,他们在距离热气球稍远一些的地方发射了子弹,但是子弹到达热气球时没有足够的能量,已经无法将其击落。

后来,另外一位飞行员董培总结战友的经验教训,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,拉近了飞机和气球之间的距离,

两者相距只有400米时,

他才按下了发射开关,但他想再进行其他操作已经完全来不及了,就只能任由直升机向热气球靠近。

在两者即将相撞的时候,

热气球冒着黑烟向地面坠落,最后在河北一个小村庄被发现,这个热气球的残骸也被收入了博物馆中,美国得知消息后非常生气,但也不敢声张,只能自己吃了这个哑巴亏。

1949年,开国大典上,新中国想要凑够21架飞机从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都非常艰难,上将林虎不得不和其他6名驾驶员,在飞过一遍之后绕回来飞了第2遍。

当时的空军简直是从零开始,士兵们接受训练使用的飞机,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故障。

即使如此勇敢的中华儿女,也从来没有放弃过。

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三大军事强国,我们的空中力量也越来越出色,

歼20的试飞成功也标志着我国空军战斗力的进一步提升,中国人民从来不挑事,但也从来不怕事。

美国气球苏联热气球周总理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